产品信息查询
产品 新闻
器件级ESD和系统级ESD介绍
发表时间:2025-04-25 浏览次数:1
引言JkU嘉泰姆
    当两种非导电的物体接触和摩擦时,一种物体的表面会获得电子,而另一种物体的表面则会失去电子而积累正电荷。当 积累了大量正电荷的物体与导体非常接近或接触时,电子会迅速从导体转移到积累了正电荷的物体上,这种电子快速转移的 过程就是 ESD(静电放电)。JkU嘉泰姆
    为提高芯片的可靠性,预防生产加工过程中 ESD 造成芯片的功能损坏,通常芯片内部会集成 ESD 保护器件,并通过 相应的 ESD 等级。ESD 测试可以归为两大类:器件级 ESD 测试和系统级 ESD 测试。器件级 ESD 测试一般包括 HBM (Human body Model,人体模型)、CDM(Charged Device Model,充电器件模型)和 MM(Machine Model, 机器模型),系统级 ESD 测试需要按照 IEC 61000-4-2 标准实施。JkU嘉泰姆
   在生产使用过程中,系统设计人员往往把器件级 ESD 和系统级 ESD 测试的概念混淆。系统设计人员在进行系统级 ESD 测试时,误以为选用 HBM 模式下最高等级 Class  3B 的 IC 就无需额外添加保护措施,导致系统级 ESD 测试时出现系统 死机或者 IC 损伤的情况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器件级 ESD 和系统级 ESD 的差异,并提供系统级 ESD 在设计时的保护措施。JkU嘉泰姆
HBM(Human body Model),人体模型 ESDJkU嘉泰姆
     人员在地上走动、摩擦或者其他因素会造成人体积累一定的静电,当   人体接触到  IC 时,这些静电会释放至  IC 对地引脚, 并会在数百纳秒内产生数安培的放电电流,此电流足以把  IC 内部元件烧毁。JkU嘉泰姆
    在  IC 制造和使用过程中,人体接触  IC 的机会较多,由人体静电造成  IC 失效的比例相对较高。在实际应用中,IC 厂商 大多采用  HBM 模式来标注  IC 的静电等级。JkU嘉泰姆
JkU嘉泰姆
CDM(Charged Device Model),充电器件模型 ESDJkU嘉泰姆
     IC 在加工运输过程中因为摩擦或接触到其他物体的静电电荷,IC 内部会逐渐积累静电电荷。当  IC 的  pin 脚直接接地或 间接接地时,IC 内部积累的静电电荷便会经过  pin 脚释放造成放电现象。JkU嘉泰姆
JkU嘉泰姆
MM(Machine Model),机器模型 ESDJkU嘉泰姆
产线上的机器设备在加工制造中逐渐积累静电,当机器设备接触到  IC 时,其积累的静电会经过  IC 的  pin 脚进行放电。JkU嘉泰姆
JkU嘉泰姆
器件级 ESD 和系统级 ESD 比较JkU嘉泰姆
       通常情况下,IC 公司会根据行业标准设计、测试和验证其 IC 的器件级 ESD 性能,以确保在 IC 生产或组装到 PCB 期 间不会发生 ESD 损伤,而系统级的 ESD 则用于模拟终端用户在使用整套产品时对外界 ESD 的抗扰能力。在终端客户的 使用环境下,外界的系统级 ESD 电击强度远高于 IC 的器件级 ESD。JkU嘉泰姆
      器件级  ESD 和系统级  ESD 比较,脉冲电压范围、脉冲峰值电流、脉冲上升时间、脉冲电压冲击次数等参数均有明显 的差异,从下方表格和图  1 上可以直观体现:JkU嘉泰姆
JkU嘉泰姆
        IEC 61000-4-2 标准下的系统级  ESD 能量远高于  JEDEC 标准下的器件级  ESD,故即使是  HBM  模式下最高等级 Class 3B(≥8000V)的  IC,在没有外围保护电路下也非常容易在系统级  ESD 测试时失效。JkU嘉泰姆
     系统级 ESD 脉冲上升时间小于 1nS,而 HBM 模式下脉冲上升时间一般需要 25nS,这就会造成按照 HBM 模型设计 的 IC 内部保护电路的响应时间远达不到系统级 ESD 的标准。另外,器件级 ESD 测试仅要求正负各 3 次的脉冲电压测试, 而系统级 ESD 要求连续正负各 10 次的脉冲电压,系统级 ESD 测试中累加的损伤更加容易使芯片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