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XAC85263双管正激电源方案解析:24V/17A恒流输出与91.6%超高效率设计
引言
在工业设备、大功率LED驱动和自动化系统中,24V/400W级电源需兼顾高效率与精准恒流控制。本文深度剖析基于CXAC85263芯片的双管正激电源方案,该方案在AC 220V±20%宽输入下实现24V±0.2V/17A输出,峰值效率达91.6%,并支持恒流/恒压双模式。
一、方案核心特性
1.1.性能标杆
1.1.1)输入电压:AC 176~264V(±20%宽范围)
1.1.2)输出精度:24V±0.2V(电压调整率≤0.04%)
1.1.3)恒流能力:17A(最大19.5A过载)
1.1.4)效率峰值:91.6%@满载(AC 220V/50Hz)
1.2.保护机制:过流保护(20A触发)、短路保护、VCC欠压/过压保护
1.3.紧凑设计:PCB尺寸:220mm×54mm×25mm(较5V方案更窄)
1.4.恒压模式工作效率
1.5.恒压模式调制一致性
1.6.恒流模式工作效率
1.7.恒流模式调制一致性
二、双管正激拓扑工业级优化
2.1 核心技术优势
2.1.1)图表

2.1.2)代码
graph TB
A[宽输入滤波] --> B[CXAC85263控制]
B --> C[双管正激功率级]
C --> D[肖特基整流]
D --> E[恒流恒压输出]
2.1.3)磁能零损耗:Q1/Q2关断时,D1/D2将磁芯能量100%回馈输入电源
2.1.4)电压应力减半:初级MOS管仅承受输入电压(对比单管正激)
Q1、Q2 这 2 个 MOS 管特性对整机的转换效率有明显影响,所以要选择导通内阻小,
以及结电容(Ciss、Coss、Crss)小的 MOS 管。
在调试时,注意 MOS 管的开关毛刺尖峰,如果尖峰过大,可以将 MOS 管门级电阻改大。
2.1.5)无直通风险:Q1/Q2串联同步开关,消除桥臂短路隐患
2.2 关键电路配置
2.2.1)功率器件:
2.2.1.1)初级MOS:FCP20N60(TO-220封装,600V/20A)
2.2.1.2)次级整流:MBR20200CT肖特基二极管(200V/20A×2并联)
2.2.2)滤波设计:C4、C5 为输入电容,C1、C2、C9、C10 为输出电容,这 4 个电容特性对整机的
转换效率有明显影响,所以要选择高频低内阻的电容,以提高效率。
2.2.2.1)输入电容:2×100μF/400V高频电解电容
2.2.2.2)输出电容:4×1000μF/35V低ESR电解电容
2.2.2.3)储能电感:47μH铁硅铝磁环(1.4mm双股铜线)
2.3.双管正激变换器原理
本方案主电路采用双管正激变换器,主要优点为;
2.3.1)变压器储能有释放回路,不需要另设复位电路或复位绕组。主要原因是在开关管导通
时,变压器励磁,而开关管闭合时由桥臂上的两个二极管续流,磁芯去磁,同时磁芯
能量返回直流电源;
2.3.2)变压器初级电路半导体器件承受的电压等于转换器的输入电压,而单管正激需要更高
的耐压器件;
2.3.3)双管正激相对于其他多管的变换器拓扑而言,两个开关管无直通短路的危险。因两个
开关管在桥的对角线上,正常工作时就是两管同时导通,同时关断,此时变压器初级
绕组承受电压,所以没有直通危险。
本方案控制部分采用双管正反激专用芯片 CXAC85263,具 VCC 欠压保护(UVLO)、 VCC 过压
保护(VOP)、 逐周期电流限制、过载保护、软启动等。
双管正激变换器主电路原理图如图 4-1 所示,其中 C1 为输入直流滤波电解电容,Q1、Q2
为主功率开关管,D1、D2 为变压器磁通复位二极管,T1 为主变压器,D3、D4 为输出整流及续
流二极管,L1、C2 和 R1 分别为储能电感、输出滤波电容和负载。CXAC85263 控制初级 MOS 管 Q1、Q2 同时导通时,将能量从变压器初级传送到次级;在次级,整流二极管 D3 导通,将变压器能
量传送到储能电感 L1、输出滤波电容和负载。当初级 MOS 管 Q1、Q2 同时关闭时,变压器励磁
电流流经正向偏置的 D1、D2 并流回电源,直至初级的全部励磁能量和储存在漏感中的能量返
回输入电源;在次级,续流二极管 D4 导通,将 L1 电感能量传送到负载。
图 4-1. 双管正激变换器
三、实测性能与恒流特性
3.1 恒压模式(AC 220V/50Hz)
参数 |
条件 |
数值 |
---|---|---|
输出电压精度 |
0-17A负载跳变 |
23.92~24.00V |
纹波噪声 |
17A满载 |
80mVpp |
17A满载 |
91.3%~91.6% |
3.2 恒流模式(15-23.5V输出范围)
3.2.1)电流精度:17~19.5A自适应调节
3.2.2)效率表现:恒流下效率保持>88%(23V低压输出时)
四、关键设计解析:变压器与电感
4.1. 变压器设计(Q4020磁芯):

参数 | 计算值 | 实选值 |
---|---|---|
匝比(Np:Ns) | 3.4:1 | 20:6(3.33:1) |
初级匝数Np | 20匝 | 20匝(0.1mm×70股利兹线) |
次级匝数Ns | 5.9匝 | 6匝(0.1mm×250股利兹线) |
初级电感量 | >6mH | 实测6.2mH |
漏感 | <10μH | 实测8.5μH |
4.2.设计公式:
4.2.1)次级最低电压:

4.2.2)AP法选磁芯:

4.3.输出电感设计
4.3.1)电感量:52.6μH(计算值) → 实选47μH
4.3.2)线径:2mm(理论) → 1.4mm双股铜线(抗集肤效应)
4.4.变压器匝比计算
4.5.变压器匝数计算
4.6.变压器线径计算
4.7.变压器绕线图
五、方案优势总结
5.1.能效突破:同步整流+利兹线变压器,效率>91%
5.2.工业级可靠:
5.2.1)-30℃~65℃存储温度
5.2.2)2500V AC初级-次级绝缘耐压
5.3.精准控制:
5.3.1)恒压模式电压调整率≤0.04%
5.3.2)恒流精度±1.5A(17~19.5A)
5.4.紧凑布局:54mm宽度PCB优化机箱空间
六、应用场景推荐
6.1.工业自动化:PLC控制系统、机械臂驱动电源
6.2.大功率LED:户外照明、植物生长灯恒流驱动
6.3.设备配套:
6.3.1)24V伺服电机供电
6.3.2)AGV小车充电桩
6.3.3)实验室测试设备
七.典型波形
7.1.启动波形
7.1.1) 测试条件:输入 AC 220V/50Hz,输出 24V0A(空载)
CH2:输入电解电容上的电压;CH4:输出电压
7.1.2)测试条件:输入 AC 220V/50Hz,输出 24V17A(满载)
CH2:输入电解电容上的电压;CH4:输出电压
7.2.稳态工作 测试条件:输入 AC 220V/50Hz,输出 24V17A。
CH2:上管 V 波形;CH4:下管驱动 Vg 波形。
7.3.输出纹波 测试条件:输入 AC 220V/50Hz,输出 24V17A。
CH4:输出 24V(交流耦合)
7.4.瞬态响应
7.4.1)测试条件:输入 AC 220V/50Hz,输出 24V 空载切到满载 17A
CH2:下管 Vgs 波形;CH3:上管 Vs 波形,CH4:输出波形
7.4.2)测试条件:输入 AC 220V/50Hz,输出 24V 满载 17A 切到空载
CH2:下管 Vgs 波形;CH3:上管 Vs 波形,CH4:输出波形
7.5.过流保护 测试条件:输入 AC 220V/50Hz,输出 24V20A
CH2:下管 Vgs 波形;CH3:上管 Vs 波形,CH4:输出波形
7.6.短路保护 测试条件:输入 AC 220V/50Hz,输短路
CH2:下管 Vgs 波形;CH3:上管 Vs 波形,CH4:输出波形
八.方案原理图
图 6-1. 24V400W 双管正激方案应用电路图
九. 方案 PCB
9.1.PCB 板图
9.1.1)Top层器件位号图
9.1.2)Top层走线图
9.1.3)Bottom层走线图
十.方案板元器件列表及选型
10.1.BOM 表